我校师生受邀参加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24-09-24 浏览次数:0
2024年9月21-22日,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质生产力:物质技术基础和区域创新体系”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的讲话精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来平教授、科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王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段庆刚、硕士生刘欣受邀参加了会议,其中两位研究生分别作了汇报发言。
参会人员合影
在“科学社会学视野下的新质生产力”分论坛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刘欣首先作题为《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伦理政策信念结构体系》的汇报。她通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发展路径,提炼出新质生产力“高效、绿色、安全”的核心理念,并进一步指出新兴科技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演进方向应与这一核心理念相契合。然而,由于新兴科技本身的突现性、不确定性等复杂特征,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伦理问题,并引发了治理上的困境。究其根源,关键在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分歧与共识机制的缺失。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伦理政策信念结构体系。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新兴科技伦理治理中的困境,促进各利益相关者间共识的形成,还为培育和发展高效、绿色、安全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刘欣作汇报
博士生段庆刚以《负责任创新理念下乡村数字治理的伦理问题研究》为题作汇报。他认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提升了治理效能,推进了乡村善治,但也不能忽视数字技术与各类社会风险叠加产生的科技伦理问题。负责任创新(RRI)理念和实践经验为乡村数字治理产生的科技伦理问题提供了理论思考和解决方案。乡村数字治理应该嵌入RRI框架的预测、反思、协商和反应四个维度,进行风险评估和伦理审查,保障乡村数字治理的“负责任”开展,同时也为乡村数字技术的研究、创新、应用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引,有力有效地提升了乡村数字治理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前进步伐。
段庆刚作汇报
此次年会的参与,不仅让我校师生有机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更深刻激发了我们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前沿问题的深入思考。